|  | 
 
| 兰兰是一个乖宝宝,平时能吃能睡,爱说爱笑,大小便正常。可这两天,她吃得少了,38℃低烧,小便次数明显增多,但每次尿量很少,还总说“屁屁疼”。妈妈看到她的小便盆里的尿是混的。于是,爸爸妈妈带兰兰去看医生,通过查体和化验,诊断为泌尿系统疾病的尿路感染。医生详细讲解了尿路感染的来龙去脉。 啥是泌尿系统
 泌尿系统是一个管道系统,主要由肾脏、肾盂、输尿管、膀胱和尿道等组成。
 有人把泌尿系统机械地比喻为人体的“下水道”,比较形象,但也不完全。因为肾脏等器官不是被动单纯的排水,还有主动地排泌和重吸收功能。
 一般输尿管口以上称为上泌尿道(上尿路),包括肾脏、肾盂和输尿管;而膀胱、尿道等部位称为下泌尿道(下尿路)。泌尿系统感染是有细菌直接侵入尿路而引起的炎症,感染可累及上、下泌尿道,因其定位比较困难,故统称泌尿系感染或尿路感染,简称泌感。
 尿路感染是咋回事
 尿路感染是小儿的常见病、多发病。主要是由于其解剖生理特点和抵抗力低等因素决定的。
 1.儿童输尿管长而弯曲,管壁肌肉及弹力纤维发育不全,易于扩张,常因发生尿潴留而受感染。
 2.先天畸形。常见的有肾盂与输尿管连接处狭窄、后尿道瓣膜、膀胱憩室或多囊肾等,均可造成尿液引流不畅和尿液潴留而引起感染。
 3.女孩尿道短且暴露于体外与肛门接近,很容易因粪便污染而引起上行感染。
 此外,小儿蛲虫患病率高,蛲虫常于深更半夜爬至肛门处排卵,或爬至外阴部,也是引起上行感染的重要原因。因此,女孩的患病率比男孩要高。
 4.小儿容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,细菌可以通过呼吸道、血源或泌尿系统的邻近器官而进入尿道,引起感染。
 尿路感染有啥表现
 尿路感染分为尿道炎、膀胱炎、肾盂肾炎三种。除发热等全身症状外,尚有典型的尿频、尿急、尿痛或排尿困难等。年长儿常自诉腰酸、腰痛、下腹部疼痛或不适感。
 长期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的患儿,更应进一步检查,以排除泌尿系统的先天畸形,并要注意宝宝有无膀胱输尿管反流。
 为啥要注意膀胱输尿管反流
 泌感是小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,其重要性在于它与泌尿系畸形特别是膀胱输尿管反流密切相关,并容易反复,导致肾瘢痕形成,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成人后发生高血压和终末肾功能衰竭。
 正常的排尿途径是从肾脏→肾盂→输尿管→膀胱→尿道,泌感却发生了反流。肾瘢痕就像在肾脏长个脓包,在红、肿、热、痛之后,脓虽然排出了,疤留下来,还会反复感染。
 因此,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所有的泌感患儿,寻找其潜在的畸形,预防复发及肾瘢痕形成,改善预后。
 家长咋护理宝宝
 家长除了配合医生的综合治疗外,正确的家庭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。
 1.急性期小儿应卧床休息。
 2.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。适当多喝水,以利于细菌从尿中排泄。热天吃西瓜、喝绿豆汤,除利尿排菌外,还有解暑的功效。
 3.用硼酸粉冲水或1:5000高锰酸钾液清洗外阴。女孩清洗外阴时应从前往后洗,以免受到肛门排泄物的污染。男孩清洗生殖器时,必须将包皮翻起,清除包皮内的污垢。
 4.遵医嘱按时服药,要保证药物疗程的时间。一般急性期患儿需用药1周至2周,慢性期患儿需用药数周至数月。
 预防感染要注意啥
 1. 每天用洁净温水清洗外阴,勤换内裤。
 2. 每次排便后要从前向后擦拭。
 3. 彻底治疗蛲虫病。
 4. 莫让小儿憋尿。因尿液在膀胱内时间过长,一方面容易使细菌繁殖,另一方面使膀胱长期充盈,会降低膀胱肌肉的收缩能力,而使尿液不易排空,两者都是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。
 5. 发现小儿有泌尿系统先天畸形,应及时行外科手术治疗。
 6. 增强小儿抵抗力,减少各种感染的机会。
 小贴士1:小儿正常尿量及排尿次数
 一般来说,随年龄增长24小时平均总尿量逐渐增多,排尿次数也有少—多—少这种马鞍型的趋势。小儿个体差别很大,并可受气温、饮水量等因素影响,以致排尿量及次数可有很大的变化。
 24小时平均总尿量如下:
 1~3岁 500~600毫升
 3~5岁 600~700毫升
 5~8岁 650~1000毫升
 24小时排尿次数如下:
 2~3岁 10次左右
 4~8岁 6~7次
 小贴士2:从小儿尿液颜色初步判断疾患症候
 1.深黄色或褐黄色尿,提示肝胆疾患,如肝炎、胆道梗阻等。
 2.橙黄色尿,提示发热性疾患、有脱水症状等。
 3.粉红混浊尿即肉眼血尿,提示肾炎、泌尿系感染、肾结核、肿瘤、结石、出血性疾患及药物性肾损害等。
 4.红褐或蓝褐色尿,提示血红蛋白尿、肌红蛋白尿病和卟啉病等。
 5.乳白色混浊尿,提示乳糜尿、脓尿、脂肪尿、大量盐类沉淀等。
 6.黑褐色或黑色尿,提示尿黑酸病、黑色素尿病等。
 7.黄绿色尿,尿中有胆绿素、绿脓杆菌感染等。
 8.蓝色尿,提示家族性色氨酸吸收障碍、尿布蓝染综合征等。
 小贴士3:哪些常用药物可使小儿尿变色
 有些药物,人服用后可改变尿色,这是药物经过体内发生的变化引起的,而不是疾病。常引起尿色改變的药物如下表所示:
 药物 尿变化的颜色
 痢特灵(呋喃唑酮) 深黄色或棕色
 黄连素(小檗碱) 深黄色
 呋喃旦啶(呋喃妥因) 深黄色
 核黄素(维生素B2) 黄色
 伯氨喹啉 赭黄色至棕色
 酚酞 粉红色至红色(碱性尿)
 苯妥英钠 粉红色至红色至红棕色
 利福平 亮红色至橙色
 亚甲蓝(美蓝) 蓝绿色
 甲硝唑 暗黑色
 硫酸亚铁 黑色
 对氨基水杨酸钠 褐色
 消炎痛(吲哚美辛) 绿色
 小贴士4:尿液气味异常提示哪些疾病
 1.氨臭或腐臭味尿,提示泌尿系感染、尿潴留等,表示尿素已在体内分解为氨。
 2.粪臭味尿,提示膀胱直肠瘘等。
 3. 过食葱、蒜和饮酒后,尿中有特殊气味
 4 .烂苹果味尿,糖在尿中有丙酮者。
 5.某些先天性代谢缺陷患儿,尿中也有特殊气味,如霉味、汗脚味、鼠尿味、猫尿味、酸败奶油味等。
 小贴士5:如何给宝宝留尿做化验
 目前测定尿常规,多采用半自动尿液分析仪,配合肉眼观察和显微镜检查。留尿量不一定太多,但要注意以下几点:
 1.留尿前清洁外阴部。以洁净容器收集尿液,30分钟之内送化验,最晚不超过1小时。
 2.最好留取晨尿,自然排尿,采中段尿,注意不要被污染。
 | 
 |